在日前召開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1年會”上,杜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柯愛倫預計,生物技術將推動諸多領域的創新。
以秸稈為例,“中國每年秸稈資源的可獲得量為3.7億噸,將玉米秸稈轉化為生物質化學品,農民可將秸稈銷售給生物材料或生物能源企業,獲得第二個收入來源?!倍虐罾每稍偕仙a的特殊化學品,可制成衣服、地毯、汽車零件、化妝品等消費產品。同時,杜邦還致力于開發生物燃料,“到2020年,全球生物燃料市場預計將超過1000億美元?!?/span>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
王濤院士表示,我國對木本植物的普查工作已經完成。普查結果顯示,適宜生產生物柴油的木本植物主要是中國黃連木、文冠果、麻風樹、光皮樹;生產生物乙醇的木本植物主要是石櫟、遼東櫟、青岡、栲樹以及木本纖維植物檸條、旱柳、楊樹、紫穗槐。
王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現在普遍用于生產生物柴油的油菜、棉籽,生產燃料乙醇的甘蔗、甜高粱等都存在與人爭糧的問題。發展木薯乙醇等二代生物乙醇時也基本沒有考慮到這些土地是否可能轉化為耕地的問題。而木本植物一來不與農爭地、不與人爭糧;二來植物種類很多,種植面積很大,易于收集利用;三來含油量較高,又沒有固定用途。因此木本植物是重要的可再生的能源、資源,作為生物質燃料資源的發展空間非常大。
王濤說,目前我國已經基本掌握了適宜用于生產液體生物質燃料的目標物種的特性,從分子水平上進行了研究,篩選、培育了優良樹種類型和優良單株。她表示,我國木本植物用于生物柴油生產已經具備一定基礎,用黃連木生產生物柴油已經通過了國家級鑒定,達到了美國生物柴油的標準,可以批量生產,使用后尾氣能達標排放;文冠果生產生物柴油不僅有實驗室成果,還在進行批量生產實驗;麻風樹、光皮樹的研究也已開展。木本植物生產燃料乙醇的工作剛剛起步,這一領域還沒有成熟的技術。
王濤認為,用于生產生物燃料的木本植物林基地必須結合生態建設工程,因地制宜地營造生態能源林基地,在利用樹體保護生態的同時,為生物質燃料生產提供原料。如在太行山、秦嶺等黃連木集中分布區,可以發展生物柴油;在沙地或是水土流失嚴重適合農作物生長的地區,可種植沙柳、紅柳等旱柳類植物,發展生物乙醇。她希望林業部門和化工企業能夠盡快進行技術對接,而不是一味進行市場和概念炒作。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